Sunday, March 10, 2024

人文四會

人文四會


發佈日期:2024-02-26 17:14:40 資料來源:四會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人口與方言】


  根據1960年5月在四會縣城野狸崗發掘的石錛、石鑞等文物分析,新石器時代四會已有原始部落群居。 清光緒版《四會縣志》載,四會居民主要有瑤民、疍民、土民及客民。 大多數居民是在南宋以後從中原南遷而至。 明代以前的人口無考。 清康熙十一年(1672)《四會縣志》載,全縣實在人丁11704人。 康熙二十七年(1688)《四會縣志》載,全縣有5457戶2.08萬人,其中:男1.17萬人,女9107人。 抗日戰爭勝利後,人民生活仍貧困,生育少,死亡多,人口成長緩慢。 至1949年,全縣人口才發展到19.37萬人。 202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2.91萬人,較上年末增加1,687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4.14萬人,佔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都市化率)64.52%,較上年末提高0.38個百分點。 全年出生人口3762人,出生率8.57‰;死亡人口3043人,死亡率6.93‰;自然增長人口719人,自然增長率1.64%;戶籍人口男女比例105.3∶100。 四會民間語言主要為四會話、廣州話、客家話。 四會話是土人歷來使用的語言,有地方特色,廣州話由歷代外來人員帶入。 由於四個會話與廣州話的發音接近,因而民間統稱為「白話」。 主要分佈在四會城區、大沙、下茆、江谷、羅源、威整等地的全部或部分鄉村,共約30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約60%。 現代的客家話與傳統的客家話同一語系,由於受「白話」影響,發音和聲調,與傳統的客家話相比有變異。 主要分佈在地豆、迳口、石狗、江谷等地,全市講客家話的有686個村莊約18萬多人,佔全市總人口的37%。 此外,還有一些與高要毗鄰的柑欖、姚沙等地的村民講高要話,與廣寧毗鄰的黃田、威整等鎮一些村民帶有廣寧口音。 這些話均屬粵語系。


  【民族與宗教】


  四會縣歷代居民多為漢族,有少數瑤族,還有一些傳說是古西甌族的疍民。 至清代,朝廷下令裁革瑤民戶籍,歷經日久同化,縣內居民(含疍民)均認屬漢族。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因各族幹部調入婚嫁遷入,縣內少數民族逐漸增加。 1964年人口普查,全縣有少數族裔45人。 2010年四會市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市有少數民族36個8663人,其中:男5315人,女3348人。 百人以上少數民族8個,其中:壯族3681人,土家族2027人,苗族772人,瑤族643人,侗族204人,土族203人,布依族185人,彝族119人。 宗教主要有佛教、道教和基督教。 佛教:佛教傳入始於西晉初期。 據清光緒《四會縣志》載,晉代元康三年(293),僧人慧知在縣城西綏江邊興建一座般若寺,在此宣傳佛教。 唐代佛教禪宗六祖惠能從湖北黃梅東禪寺南來後,曾在四會避難藏匿15年,其間向民眾宣傳佛法。 為紀念六祖南來傳教,鄉民把惠能曾藏身的那座山改為“扶盧山”,意為匡扶惠能弘揚佛法,並在山上修建六祖庵供人奉祀。 古庵早已頹廢。 到清代中葉,邑人羅繡倡議重修,嘉慶十四年(1809)動工。 為方便鄉人奉祀,移建於山下(現為龍甫鎮營腳村邊),規模較前擴大,嘉慶十六年(1811)落成,易名六祖寺,至今尚存正堂及後殿,屬 縣內唯一尚存的佛教聖地遺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允許宗教信仰自由,但提倡“無神論”,破除迷信,人們逐步相信科學,減少燒香拜佛。 舊寺廟多已失修廢棄,或改作他用。 仍保存或維修重建的有貞山街道柑欖寶林古寺、陶塘蓮花寺(兩寺均供奉阮公佛),大沙鎮安平莫巷寶勝古寺和陳沖梁村永安堂(均供奉梁公佛),以及貞 山旅遊區重建的貞仙祠等。 道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道教徒多屬正一道士,他們多在家務農,遇有齋醮事,數人合作赴場。 有個別道士在圩市設道館,並做紙扎祭品生意,如遇農村有死者要土葬,便請他們點穴下葬,或做齋招魂,超度亡靈;或有久病不癒者,請道士 來調神驅鬼,祈求除病消災。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民政府提倡破除迷信,相信科學,不信鬼神。 大多數喃嘸佬不再從事這種迷信活動,但城鄉居民燒香奉神,祭祀「太上老君」和「張天師」的習俗仍然存在。 基督教:在民國初年傳入,最初成立“基督教神召會”,會址設在縣城倉崗街,由甘永主持傳教。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民政府允許信仰自由,基督教會做禮拜的活動仍存在。 1964年,坐落在縣內山路的教會福音堂,被拆毀改建為旅行社,在北門直街重建福音堂。 「文化大革命」期間,教會受到衝擊而停止活動。 坐落於北門直街的福音堂改建為工廠。 1980年,為落實宗教政策,由佔用單位賠款1.92萬元,購買北門直街黃塘巷21號房屋1間,作基督教會做禮拜和傳教活動的新會址。 2003年10月,經市政府批准,信眾自籌資金78萬元,在東城街道槎山北路17座1號,重建1座佔地775平方米,高3層的基督堂。 重建後,由李瑞雲、李希光、李學儉主持,教徒們仍按時參加禮拜活動,並吸收新教徒。


  【華僑、港澳台同胞】


  四會市旅居海外及香港、澳門、台灣的同胞眾多,是廣東省重點僑鄉縣之一。 根據目前可公佈的最新統計數據,四會市有旅外華僑(華人)21.3萬人,旅居香港、澳門、台灣同胞7.28萬人。 四會人出國,始於19世紀初期,大多數為謀生而出國。 先是一些青壯年農民隨友人或應招募勞工而去,然後再回鄉攜帶家眷或親屬遷徙。 有的人經常往返海外和家鄉之間,為華僑攜帶財物回鄉,又串引鄉人出洋者,俗稱為「水客」。 有的人先到香港、澳門定居後,再移居海外。 清末民初,戰亂頻仍,形成縣人出國謀生的高峰期,大批移居到東南亞各國,民間稱為過“南洋”,然後分佈五大洲。 歷年在各地的旅外會館(同鄉會、總會)有美國舊金山岡州會館、新加坡肇慶會館、新加坡四會會館、新加坡會寧同鄉會、馬來西亞會寧同鄉聯合總會、馬來西亞雪蘭莪會寧公會、 馬來西亞檳城會寧會館、馬來西亞霹靂會寧公會、馬來西亞太平會寧會館、馬來西亞萬裡望會寧善後社、馬來西亞務邊會寧同鄉會、馬來西亞文冬會寧同鄉會、馬來西亞端洛會寧壽安 會、馬來西亞文德甲會寧公會、馬來西亞砂勞越會寧同鄉會、馬來西亞金寶會寧同鄉會、馬來西亞芙蓉會寧同鄉會、越南西貢四會公益社、泰國廣肇會館、印度加爾各答會寧會館。 四會人出國,多數途經香港、澳門,不少人就地留居,有的華僑在海外發跡後回港澳經商,有的港澳同胞後代出國讀書、就業而成為僑民。 因此,港澳同胞與海外華僑關係密切。 民國末期,有一批縣人為避戰亂移居港澳。 縣民旅居港澳,大多是建築、木工、油漆、首飾、製鞋、製衣、五金等行業的工人,部分是餐廳、旅館業服務生。 後來,經過多年艱辛創業及後代讀書成才,一部分人成為工商業主,或當醫生、教師、律師、會計師等職,少數人還躋身政界。 縣人旅居台灣,絕大部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隨國民黨軍政部門撤退而去,也有部分原移居香港後到台灣定居的。 新中國成立後,兩岸曾一度較長時間斷絕往來。 1987年11月,原籍地豆鎮的旅台同胞吳庭光,首次回鄉省親,以後回鄉的旅台同胞漸多。 歷年在港澳台社團組織有:香港會寧同鄉會、香港會寧聯誼會、香港肇慶各邑同鄉總會、澳門會寧同鄉會。


【文物】


  六祖寺 位於清塘(今龍甫)鎮營腳小學旁。 傳說唐代龍朔二年(662)起,六祖慧能曾隱於扶盧山15年,後人建庵於山下祭祀六祖,庵久廢。 又於清嘉慶十四年(1809)遷現址重建改名為六祖寺。 今僅存後殿。


  貞仙祠 原名貞烈祠,又稱貞烈仙祠。 坐落在廣正山北麓,為祭祀文氏貞仙而建。 傳說唐代貞元十七年(801)九月九日文氏貞女昇仙,當年鄉民在山下設昇仙壇祭祀,眾稱「仙女壇」。 後移至已廢的妙虛宮(建於唐貞觀元年)故址建祠,以永祀文仙。 1000多年來屢有修葺改建。 1962年祠毀於風雨。 1982年四會縣開發貞山旅遊區,旅港同胞蘇東霖等捐資重建新祠,1987年冬落成,佔地約2822平方米,分前堂、後殿兩進,中設聚寶亭,左右有文武 宮、致富宮,祠前立牌坊作山門。


  蓮花古寺 位於陶塘鋪(今東城街道陶塘社區),建於宋崇寧年間(1102—1106),祀阮公佛。 由於年代久遠,雖屢有修葺,終廢。 1993年由旅港同胞及鄉民捐資重建。


  寶林古寺 位於清塘鎮(今貞山街道)柑欖村委會上寨村西,始建於宋熙年四年(1071),初名“眾緣寺”,宋崇寧元年(1102)在寺中祀阮公佛。 明崇禎年間(1628—1644)重修,改名為「寶林古寺」。 以後屢有修葺。 1986年縣政府定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8年再修繕復原,寺設山門、前殿、正殿、後殿,左右廂房、小巷,皆有小門通連,佔地1134.35平方公尺。 古寺有明清建築特點,並保留宋代「承露」建築結構。 寺內留有清乾隆、道光、鹹豐年間重修的碑記、門匾、樑柱石刻楹聯等。


  寶勝古寺 位於大沙鎮安平村委會木巷村,原為感應化師道場,始建於北宋熙寧二年(1069),定名寶勝寺。 元代元貞元年(1295)重修,祀梁公佛,仍名寶勝寺。 清代重修時,改名為「寶勝古寺」。 寺設山門、大殿、後殿三進,左右廂房、小巷通連,建築為穿斗式樑架結構,保留清代建築風格。 抗日戰爭期間,被日機炸毀後殿。 1986年縣政府定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7年重修,寺內現仍保存元代及清代雍正、乾隆、鹹豐、光緒年間重修的碑記及樑柱石刻楹聯等。


  白霧台 位於下茆鎮公婆山下,祀張、梁二仙。 舊傳有丹爐、寶硯各一件,早已散失,遺址猶在。 1986年旅港同胞蘇東霖捐資重修。


  羅氏宗祠 位於威整鎮甜竹坑村委會,建於明代中期。 祠設正門、前廳、大廳三進,左右廂房、小巷設門通連,佔地約578平方公尺。 建築為硬山頂鍋耳穿斗式樑架結構,正門前左右均砌花崗岩石板高台。 向外台邊設有石欄棚,屋頂、廊簷及樑架圖案雕刻精美,今尚完好。


陳氏宗祠 位於鄧村鎮(今貞山街道)金星村委會蓮塘㘵村右側,始建於明崇禎年間(1628—1644),為兩進四合院式,硬山頂抬樑與穿斗式混合結構 ,佔地約282.9平方公尺。 1947年重修,今仍完好。


曾公祠 位於羅源鎮鐵坑村委會,由左至右為聞喬曾公祠、衍榮曾公祠和秀水書室3座並列組成的建築群,中間隔有巷道,建築均為硬 山頂式。 衍榮祠內存1塊清光緒九年(1883)重修碑,記述該祠於清嘉慶十三年(1803)始建。


  登雲書室 位於清塘鎮(今城中街道)河西村委會江頭村,建於清光緒年間。 書室有兩進,形狀像祠堂,硬山頂穿斗式樑架結構,面積約268平方公尺。


  冼氏宗祠 位於江谷鎮冼田村委會,始建無考。 1919年在原址重建,祠由正門、大堂兩進及左右廂廊等建築組成,硬山頂穿斗式樑架結構,佔地約750平方米,有仿清代建築特色。


  【紀念遺跡】


  江頭鄉農會舊址 位於黃田鎮江頭村委會上寨村南端,原為“朝谷陳公祠”,始建於清代,建築面積約274平方米。 1924年9月12日,中共黨員、國民黨中央農民部特派員、廣寧農民運動領袖陳伯忠,率先在此組成江頭鄉農會和農民自衛軍。 當時出席成立大會的有廣州農講所教員、海陸豐農運領袖彭湃,廣寧縣農會領導人周其鑑、羅國傑等。 1986年縣政府定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3年12月進行維修。


彭澤民故居 位於清塘鎮(今城中街道)白沙村委會,是一座普通農村磚木結構民房,有前、後兩進,前進中為天井,左右為小房;後進中為大廳,左右為住房 。 佔地約139.2平方米,建於清代。 1987年縣府撥款重修,增設「彭澤民故居」雲石碑刻。 1992年在故居大廳增設彭澤民銅質半身塑像,並陳列彭澤民事跡、圖片、照片等展品(縣立博物館1993年報請縣政府把彭澤民故居列為縣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 位於四會城區中山公園內。 碑形為方柱狀建築,立於方座台中央。 全碑分柱、座兩部分。 柱高6米,中座高1.86米,方座台高0.64米,佔地54.91平方米。 碑四邊有圍欄,欄高0.5米,碑柱嵌入1塊花崗岩,花崗岩豎立陰刻隸書“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碑座正面嵌1塊花崗岩,並排豎立陰刻“中國國民黨四會縣黨部 書記嚴飛、陸軍稅警團八師師長張君嵩、四會縣長週東,中華民國29年7月7日敬立」字樣。 1986年縣政府定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特產】


  柑桔 南方人稱“柑桔”,北方人稱“柑橘”。 四會柑桔在唐初已有種植栽培,至今有1300多年歷史。 四會柑以清甜、皮薄、汁多、爽脆等優點列為貢品,曾享譽京華,每年約輸「貢柑」1500—2000公斤。 明崇禎年間(1628—1644),肇慶府通判陶奭齡曾為四會輸柑作《柑子苦》一詩,表達對柑農年年輸柑的同情。 清代屈大均著《廣東新語》一書載:「柑桔……產四會者光滑,名魚凍柑……柑、橘、香櫞,以四會為大家。」四會柑先在大 沙上林種植。 到清乾隆年間(1736—1795),柑桔種植才遍及社甫、黃崗、仁聚、陶塘、西沙、姚沙、松甫、沙尾等鋪。 1935年,國立中山大學農學院農林研究委員會溫文光著的《廣東省柑桔類調查》載:「四會西沙產的柑扁圓形,頂部凸如瘤狀,臍窩圓小而淺,皮 光滑,深黃色,肉紅黃色。此品種頗耐貯藏,為廣東省柑類最優良也。」這說明當時西沙曾是柑桔主要產地。 清末民初,地處綏江河畔的黃田、石狗一帶,逐漸引種柑、桔、橙,成為柑桔產區。 至1949年,全縣柑、桔、橙種植87公頃。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縣政府重視和扶持柑桔生產,「四會柑」種植發展很快,綏江河畔柑桔產區不斷鞏固和擴展。 1960年代起,沿龍江河兩岸的清塘、江谷、下茆、龍江等公社,新闢果園擴種柑桔。 1963年,四會縣被省列為主產柑桔基地。 1980年代初,在農業部和省、肇慶地區農業部門扶持下,建立柑桔無病蟲害苗圃場。 至2023年末,全市柑橘類水果種植面積發展至10.86萬公畝,年產量12.95萬噸。


四會縣產柑的品種有貢柑、行柑、甜柑、乳柑、蕉柑、茶枝柑等;產桔的品種有蜜桔、八月桔、十月桔(俗稱沙糖桔)、 硃砂桔、大紅桔、四季桔、年桔等;產橙的品種有香水橙、蘭花橙、甜橙、柳橙及夏橙等。 柑桔中,以貢柑、蜜桔和十月桔味道最佳。 貢柑體形豎圓,表面光滑,有一線狀條紋,顏色金黃,皮薄汁多,味道清甜,爽脆無渣;蜜桔體形較小,圓而飽滿,皮色青黃,肉脆無渣 ,味如蜂蜜,故名。 四會柑桔含糖量一般為12%,含果酸0.4%,是甜酸度最佳水果之一。 柑皮可入藥,以行柑皮及茶枝柑皮為上品,有祛痰理氣、散結止痛功效,也可提煉價值較高的柑桔甙、柑桔油;柑桔花可釀酒,獨具 醇香;落地柑桔和柑桔皮,可製成祛痰止咳、開胃消滯的蜜餞食品。 香水橙和蘭花橙,經省果評會鑑定,高糖、高酸可溶性固形物分別達15.2%及14.2%。 這兩個品種,品質、風味為全省之冠。 同時,四會珍稀良種貢柑,也被列為全省推廣品種。 1974年,四會縣引種摩洛哥夏橙成功。 經檢測,其可溶性固形物最高為13.5%,最低為11%,一般在12%~13%之間,果實、果色也很好。 其中,以砂糖橘較聞名,至2023年末,全市砂糖橘種植面積發展至10.69萬畝,年產量12.77萬噸。


  人面子,屬漆樹科,常綠喬木。 因其核類似人面,兩目鼻口皆具而得名。 實大如梅,果青時摘下可作烹調佐料,可作蜜餞、涼果,也可製醬飴,味道可口。 汁可入藥,有解毒功效。 四會種植子有500多年歷史,分佈全市各地,尤以羅源鎮種植較多。


  【歷史名人】


  四會人傑地靈,人才輩出。 在四會歷史發展的各個時期,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各領域出現不少聞名全國的歷史人物。 如公正廉明,關注民瘼,深受民眾愛戴的翰林直學士李積中;有被朝廷贈予「開府儀同三司」稱號的李大性;有博學能文,篤於孝友,著有《詩文 類集》120卷藏於家中的陳迪;有執法嚴厲,不徇私情,常巡行於中書、門下、尚書三省的陝西道監察禦史林賁;有恩威並施,嚴明紀律,整饕吏治,貪官污工 吏為之畏懾,民間惡霸歹徒不敢為暴的南京蘇州知府林世遠;有以中共農民部特派員和國民黨四會縣黨部籌備委員雙重身份在四會開展工農運動,建立農民自衛軍,首次 組織成立中共四會支部並任支部書記的陳伯忠;有辛亥革命後被湖北軍政府委為海軍總司令,民國時期曾任海軍右司令(海軍中將銜)、海軍部參議、總統府諮議、 接收威海衛參讚的吳應科;有代表中國農工民主黨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會議,並被選為全國政協常務委員會委員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員,1954年被選為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委員的彭澤民;四會縣首任民選縣長,四會縣立中學首任校長,廣東禁煙特派員公署秘書長,任粵軍許崇智部和張文達部、國民革命軍第五軍李福林部、第 四戰區長官司令部秘書長等職的蘇世傑;有主張“自由發展,矩矱不拘”,博採眾長,自成一家的一代書畫、篆刻名家吳子復等。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精选的博文

Fengkai County,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joins hands with the Chamber of Commerce to deepen cooperation and jointly build a road for investment in Southwest China

Fengkai County,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joins hands with the Chamber of Commerce to deepen cooperation and jointly build a road for invest...

热门的博文